摘 要:目的 探討激痛點針刺結合運動療法在下腰痛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平邑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0例下腰痛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5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藥物治療,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激痛點針刺結合運動療法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量表(ODI)評分、肌肉厚度、持續坐立時間、生活質量評分及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JOA評分、VAS評分、ODI評分、肌肉厚度、持續坐立時間、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試驗組JOA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VAS評分、OD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腹橫肌與多裂肌厚度均高于對照組,持續坐立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激痛點針刺結合運動療法治療下腰痛具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改善腰椎功能障礙情況,提升腰椎功能的同時增加腹橫肌與多裂肌厚度,延長持續坐立時間。
關鍵詞:激痛點針刺;運動療法;下腰痛
中圖分類號:R24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6-000-03
近年來,隨著生活與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下腰痛的發病率持續升高,對機體健康產生持續且嚴重的不良影響[1]。下腰痛主要是指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疼痛,同時存在腿部麻木及無力情況。據統計,約60%的人存在下腰痛經歷,且多見于45歲以下群體。由于該類群體的日?;顒虞^為頻繁,若未予以及時的救治,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殘疾的風險,從而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2-3]。以往西醫臨床中多采用常規的止痛西藥治療下腰痛,雖然能夠在短期內起到一定的緩解效果,然而一旦停藥,病情會出現反復情況,且長期服用西藥可能會使患者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進而影響機體健康[4]。目前為探尋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諸多醫院開始采用激痛點針刺結合運動療法的方式進行治療,該種方式安全性較高,可有效緩解疼痛[5],提升患者的腰椎功能,因而易被患者及其家屬接受。本研究旨在探究下腰痛患者實施激痛點針刺結合運動療法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平邑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0例下腰痛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43~69歲,
平均年齡(56.51±0.92)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病程(1.51±0.12)年。試驗組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43~70歲,平均年齡(56.93±1.13)歲;病程4個月~4年,平均病程(1.62±0.41)年。本研究經平邑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病理診斷均為下腰痛[6-7](診斷標準:輕微活動即可引起一側或兩側腰部疼痛加重,脊柱兩旁常有明顯的按壓痛,均疼痛癥狀均持續4個月以上);②經影像學確診存在腰椎間盤突出癥;③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的禁忌證,且依從性差;②患有其他慢性疼痛疾病;③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1.3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藥物治療:患者采用雙氯芬酸鈉雙釋放腸溶膠囊(生產企業:Temmler Ireland Ltd.,國藥準字H20170098,規格:75 mg)及獨一味膠囊(生產企業:甘肅獨一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70053,規格:0.3 g/粒)治療,給藥方式均為口服,雙氯芬酸鈉雙釋放腸溶膠囊為75 mg/次,
1次/d;獨一味膠囊為0.9 g/次,3次/d,連續服用2個月。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激痛點針刺結合運動療法治療:(1)激痛點針刺治療。依據患者的激痛點定位,即明確壓痛點、牽涉通電以及有抽搐反應的點,按照痛點對結節進行尋找,并于結節部位對患者實施針刺治療。定點后實施常規消毒,選擇華佗牌針具,按照不同的方向對痛點反復針刺,直至肌肉抽搐情況消失,每周治療3次,連續治療3個月。(2)運
動療法。①輔助患者采取坐位,確保髖部保持穩定,使患者做腰部屈伸運動,有效放松其腰背肌肉,指導患者進行左、右側彎及旋轉運動,告知患者開始運動時動作宜緩慢,之后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逐漸增加幅度。若感到疼痛,則需立即停止運動,以防止疼痛加重。②指導患者進行腰背肌與腹肌訓練。需告知患者在鍛煉早期時避免進行大幅度的腰部屈伸動作,可指導患者進行腰腹肌的等長收縮訓練,并輔助患者進行仰臥抱膝與拱橋訓練。③在患者疼痛緩解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參與社會活動,使患者恢復自信心。需告知患者正確的勞動及站、坐、臥姿勢,并且指導患者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從而能夠有效緩解疼痛,恢復腰部正常功能,提升其舒適度。
1.4 觀察指標
?、俦容^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的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JOA)評分、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量表(ODI)評分。依據日本骨科協會制定的JOAu分標準實施評分,總分29分,評分越高提示功能障礙程度越輕。采取VAS評價疼痛情況,評分范圍為0~10分,評分越高提示疼痛越劇烈。依據改良ODI評分標準評價功能障礙情況,共10項內容,每項評分范圍為0~5分,評分越高提示功能障礙程度越嚴重。
?、诒容^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的肌肉厚度、持續坐立時間。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依據簡易生活質量量表(SF-36)進行評估,分為軀體功能、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環境功能四個維度,每個維度均采取百分制,評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④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判定標準:疼痛癥狀消失,恢復正常的腰椎功能為顯效;疼痛癥狀有所緩解,基本恢復正常的腰椎功能為有效;疼痛癥狀未緩解,未恢復正常的腰椎功能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nlc2022040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