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40年的發展可用初創時代、高速發展時代、全媒體時代來講述,它曾創造的輝煌歷史記錄是我國電視史上的豐碑。在融媒時代,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發展遭遇瓶頸,面對困境,它加快了演變創新速度。眺望未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將堅守內容的權威性和專業品質,強化互動,利用平臺孵化節目,注重網感化構建會成為日后節目制作常態。
關鍵詞:電視新聞評論節目 輿論監督 內容權威
背靠歷史,眺望未來。在風風雨雨中砥礪前行了40年的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書寫了怎樣的歷史?一路走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是如何不斷加快演變與創新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未來發展將呈現怎樣的趨勢?本文將在回顧梳理過去,展望未來的層面上,分析上述問題。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肩負使命、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40年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為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民族復興等鼓c呼,政策解讀、權威發布和答疑解惑,構建正能量監場、為百姓和政府搭建溝通的橋梁,書寫了一部引領輿論、自強不息、勇于探索的奮斗史。
1.評論節目的初創時代(1980年―1992年)。1980年7月12日,中央電視臺《觀察與思考》的誕生奠定了我國電視評論節目的雛形。節目給人耳目一新的是出現了主持人――龐嘯。自此以后,“主持人+畫面”成為評論節目的基本樣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改革開放剛剛拉開大幕,基于“摸著石頭過河”的理論,大部分行業都在嘗試著創新和改革,《觀察與思考》是央視創新的“新物種”。在此期間,福建電視臺《記者觀察》、安徽電視臺《社會之窗》等地方臺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相繼出現。
此期間可稱之為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初創時代。這一時代節目的意義在于三個方面:首先,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有了自己的基本節目形式,主持人、視頻畫面、論述是其基礎的三個元素。其次,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培養了人們在固定時間收看節目的收視習慣,收視人群大幅增加。最后,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社會影響力在不斷增強,觀眾對節目給予了較高評價。
2.評論節目的高速發展時代(1993年―2009年)。1993年5月1日雜志型新聞節目《東方時空》在央視開播,1994年《焦點訪談》亮相,1996年深度調查評論節目《新聞調查》、《實話實說》面世,這些節目共同開啟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高速發展時代?!督裹c訪談》像一面旗幟引領著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潮流,一時間各級地方臺有上百個“焦點”類節目在播出,如遼寧電視臺《熱點透視》、甘肅電視臺《今日聚焦》等。2009年7月30日,《新聞聯播》里出現了“本臺短評”新版塊,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節目加大了對突發事件和重大消息的即時解讀和評論。
地方臺對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有重大建樹。2002年元旦,南京電視臺新推出了《南京零距離》,這檔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拉開了民生新聞評論的演出大幕,各級電視臺如雨后春筍般創辦了很多類似的民生新聞評論節目。2006年,《南京零距離》以創紀錄的1.069億元的廣告代理費成為年度身價最高的新聞欄目,這是民生評論節目的沸點時刻。
這些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高舉輿論監督的旗幟,極大樹立了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一些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取得了一個讓后來者無法超越的收視率歷史記錄。這期間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既讓百姓喜愛,也讓政府滿意。節目傳導民眾的合理訴求,化解部分矛盾糾紛,是宣傳中央政策、為黨和政府贏得輿論支持、為廣大人民群眾呼吁公平與正義的主陣地。
3.評論節目的全媒體時代(2010年―至今)。2010年,我國經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iPhone4面市――手機的智能化和高清晰拍照及錄像功能使媒體迅速進入視頻化、移動化、社交化時代。在巨量資本和科技加持下,新媒體在全球逐漸崛起為社會信息傳播的主導力量。自2011年開始,央視先后開辟兩微一端和移動新聞網,央視新聞由此正式進入新媒體的前沿陣地。在網絡沖擊下,2013年1月1日《焦點訪談》迎來19年來首次大改版?!缎侣務{查》、《新聞1+1》努力調整節目內容,加大節目創新制作力度。2016年3月20日,央視推出了國內首檔“融媒體”新聞評論節目《中國輿論場》,節目通過大數據分析,選擇公眾關注度高的熱點問題進行評論。2018年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表示,“我們要以大象也要學會跳街舞的精神風貌迎接數字化,擁抱數字化”。數字化的背后是關乎附著在電視上所有節目的深刻變革。
這一時期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面對傳媒業發展格局的劇烈變革,拿出了“何以百煉鋼,化成繞指柔”的精神去破解難題。在一個以參與和互動為基因的融媒時代,讓受眾參與到節目中來,努力強化在節目播出中和播出后與受眾的互動,這是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正在努力創新求變的方向。同時,在當前“大數據+算法”日趨主導傳媒的情況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高度重視學習應用數據算法的研判,據此調整節目的選題方向、傳播語態、內容敘事。
受眾的審美、價值偏向,國家的宣傳政策、網絡新媒體的興起、播出載體的變化等是電視新聞評論演變與創新的外部因素。媒介的技術迭代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是電視新聞評論演變與創新的內驅動力。40年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傳播語態、節目形式等方面不斷演變與創新。
1.語態的演變與創新。在傳播語態方面,電視新聞評論節目40年來從權威評論語態、地方評論語態向視頻評論語態演變。
所謂權威評論語態是指央視以嚴肅深沉、俯視的視角論述問題,它論證嚴密,話語形態嚴肅,觀點呈現出一定的社會性、政論性,指導性。早期的電視新聞評論呈現給觀眾的是字正腔圓、高高在上、書面語多、說教味濃的權威評論語態。到了電視新聞評論的黃金時代,權威評論語態創新了表述方式,觀眾的直觀感受是節目越來越口語化,部分節目就像隔壁的鄰居一樣以平視的視角展開論述。
nlc20220407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