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導圖可以將地理教學知識進行總結,揭示思維路徑與相關知識點之間存在的關聯,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構建起地理知識系統,還可以幫助強化知識體系的建構,明確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明晰地理學科的學習目標。靈活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有助于學生認知結構的建構,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思維導圖;認知結構
1.前言
地理學科是高中重要的課程之一,在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當做一種記錄思維發展過程的筆記,靈活的將思維導圖運用在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與學習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效率,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可以得到很大地提升。學生可以將思維導圖當做一種輔助自主學習的工具,它可以以圖畫的形式連點成面,形成輻射性思維方式,將學生的學習內容以圖畫列舉的方式全面但簡單形象的構建出來,形成較為完善的思維框架,在此基礎上形成有條理有邏輯的思維方式,有效促進了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
2.思維導圖與認知結構的概念
2.1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利用圖形、制表等表現形式展現學習思維框架的一種較為特殊的邏輯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可以將地理教學內容進行拆分整合,借助圖形、表和文字三者結合的形式,直觀且形象的將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幫助他們構建其自身的地理知識體系。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將思維形象化記憶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將離散的簡單知識點聚集起來,形成整體復雜但可以幫助學生記憶的立體知識體系。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建構出一個初級的知識思維框架,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補充框架,逐漸構建出完善的思維導圖。具有邏輯規劃性的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記憶的效率以及準確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學生充分理解地理知識。
2.2認知結構
認知結構是將個人對世界的認知與學習到的知識融合重組的過程,在重構認知的過程中,學生要不斷重復加深已學知識的記憶,重視在課堂上學習的過程,及時補充知識框架,構建知識體系。學生需要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與學習方式,將新舊知識有機的融合起來,在既有知識的體系上綜合新知識不斷完善,形成相互作用的形態,學生可以在這種狀態下快速的建構補充自己的認知結構,促進自身邏輯思維的不斷完善。
3.高中地理教學借助思維導圖建構學生的認知結構
3.1設計思維導圖
要確保思維導圖能夠發揮最佳的應用效果,首先需要建設好思維導圖的骨干框架,規劃出有意義的認知結構基礎,明晰框架的基本構成元素,保證認知結構建構的有效性,且根據知識層次逐級生成每一層級的知識中心。教學內容按照與關鍵知識點的相關程度層層分散,形成秩序井然的樹狀結構導圖,每一分支之間存在的信息關聯也可以在思維導圖中進行標注,簡要闡述相鄰知識點之間存在的內在關系,將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簡單的串聯,還可以使用圖形、符號進行標注??茖W合理的設計思維導圖,可以通過文字圖表的形式再現大腦中的思維過程,并且將大腦中的信息進行梳理、總結,使認知結構建構變得更為高效化。
3.2重視地理知識間的特色與聯系
在制作思維導圖時要確保導圖的主體清晰明了,結構分明,確立思維導圖每一層級的中心時都需要抓住知識點獨具的特色與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的知識點大塊分為了自然、人文、區域三大地理知識體系,在講解自然地理部分時,要著重于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與變化規律等,讓學生先掌握自然地理的關鍵要素,然后可以將自然地理對人文環境造成的影響以列舉的方式展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注意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等,將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各自的特點展現出來,再尋找各自知識體系中互有影響的部分,區域地理亦是同理。
3.3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
在地理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的思路,將地理學科中的知識點進行有效的劃分重組,將具有不同屬性的內容有機結合,給學生開拓思路,深化理論知識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例如學習行星地球相關的課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預習,以課本知識為基礎框架,收集與行星地球相關的資料,將天體系統分為多個層級,總星系、河外星系等,還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圖像形式,生動的呈現出地球在宇宙系統中所處的位置。還可以將各大行星的共面性、運動同向性、近圓性等基本特征并列進行對比,對其進行一定的分類。最后將這些知識點融合在一起,構建成完整的思維導圖,既展現了各自的特色,也呈現出了他們之間存在的聯系。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可以讓學生準確的抓住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
3.4思維導圖應用于復習環節
在地理學科課程復習的部分,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厘清知識脈絡,抓住復習的重點,穩固基礎知識,有效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建構,在復習環節合理利用思維導圖,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影響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一節的復習中,學生可以以圖塊的方式將影響農業的六個主要區位因素列舉出來,即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科技、市場。地形、氣候、土壤、水源是自然地理的影響因素,而科技和市場則是人文地理的影響因素。學生可以根據此基礎,將具體的影響原因列舉在六個主要區位因素知識點之后,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只需要抓住脈絡中的關鍵知識點,即可將農業區位的主要影響因素相關的知識點全部串聯起來,學生在完善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也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減輕了記憶的負擔,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不需要逐字逐句的死記硬背。
3.5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反思
在地理學科的教學與復習中有效的使用思維導圖,有助于更為直觀的呈現出地理教學的內容,學生可以在形象性極強的教學中快速的掌握地理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充分的展現出思維導圖的優勢所在。教師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將整體的知識脈絡串聯起來,補充遺漏的知識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反思自己教學中存在的疏漏,合理規劃安排自己的課程方案。教師靈活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在幫助學生建構好認知結構的同時幫助他們不斷地強化訓練,使地理知識網絡體系更加穩固,培養發散性思維,教師也可以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
4.結束語
高中地理教學中科學合理的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的質量。思維導圖具有形象、具體、靈活等特點,可以輕松將地理學科的知識展現出來,還可以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開拓學生的思考視域。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認知結構的建構,讓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的地理思維邏輯,因此,應當積極將思維導圖引入高中地理的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思維導圖輔助架構認知結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佩敏.運用思維導圖促進高中生地理認知結構建構的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003(019):76-77.
[2]鄧川.高中地理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探究[J].神州印象,2018,000(001):68.
[3]張永生.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策略——以“農業的區位選擇”教學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7,000(025):88-89.
[4]桑梓倫.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認知結構建構的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