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化工類職業教育對設施設備、師資力量、實訓條件等依賴性高,單一的院校式教育難以滿足企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集團化辦學通過整合院校、企業、政府等多個主體的資源,能有效解決辦學條件不足問題,增強人才培養深度與廣度,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契合社會企業的人才需要。同時集團化辦學也需要遵循教育規律,以合作共享、協同互助為基礎,真正打通產教結合、校企協同的阻塞,才能更好地起到提升和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作用。
[關鍵詞] 集團化辦學;化工職業院校;人才培養
[基金項目] 2021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職業教育集團實體化運行模式研究”(20210201434);2021年度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課題“校企合作實體化運行職教集團模式研究――以河北化工醫藥職教集團為例”(ZJY21049)
[作者簡介] 張 濱(1984―),男,河北石家莊人,碩士,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實訓中心副教授,主要從事現代職業教育研究;姜偉星(1981―),女,河北承德人,碩士,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實訓中心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現代職業教育研究;陳 珂(1988―),女,河北石家莊人,學士,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實訓中心助教,主要從事現代職業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C9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2)02-0049-04 [收稿日期] 2021-09-24
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職業學校、企業、政府、行業等多個主體,以集團為組織形式來整合資源,實現產教融合提升辦學質量的辦學模式。自20世紀90年代,我國就已經出現了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萌芽,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職業教育發展戰略,鼓勵多元主體組建職業教育集團,自此我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得到迅速發展,有效地解決了職業教育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經費不足、生源較弱、課程滯后等多方面的問題?;ゎ惵殬I覆蓋多個應用領域,對師資力量、設施設備、實訓場所的需求極高,目前山東、湖南、江西等地都已經成立了極具影響力的化工類職業院校教育集團,通過整合資源、多方協作,在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上展現出強勁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化工類職業院校服務社會經濟建設的能力。
一、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主要模式及效能
?。ㄒ唬┬袠I主導模式及效能
企業是職業院校人才輸出方向,職業院校輸出的人才是否能為企業所接納,是衡量職業院校辦學質量的核心標準,因此職業院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企業為目的,強調實用型人才、可用型人才的培養。傳統的職業教育存在著明顯與社會需要相脫節的現象,服務行業企業的能力相對較弱,造成雖然每年有大量學生畢業但能力無法滿足企業需要的現象。行業主導模式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正是解決職業院校與企業需求脫節的重要途徑。這一模式以企業需求為核心要素,充分納入企業參與和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緊密圍繞企業經營發展的需要,以行業企業的需求為主導展開人才培養,是一種校企高度協作的集團化辦學模式。以德國的職業教育為例,其校企辦學和雙元制模式就是典型的行為主導型集團化辦學模式,這一模式在人才培養中始終面向崗位生產,學生在畢業后能迅速適應企業崗位工作的需要,實現了學校教育與社會企業間的緊密聯結[1]。同時,行業主導模式由于大量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之中并處于主導地位,大部分設施設備、技術訓練費用都由企業分擔,有效地解決了職業院校實訓經費不足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問題,提升職業院校輸出優質人才的能力。
?。ǘ┱鲗J郊靶?
政府是國家、社會行政管理機構,承擔著管理、監督職業院校教育的任務,并根據政府自身需要制定相應的教育方針、法規或政策,以此來引領職業教育的發展,保障職業教育能符合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傳統的職業教育體系下,職業教育所遵循的方向更傾向于國家宏觀角度,教育目標和方向相對籠統,與地區、社會實際需要存在一定的差異,往往容易出現職業教育市場失靈現象。政府主導下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充分利用政府在公共事務管理方面的職能、資源方面的優勢,就地區、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來構建起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方案,并通過政策、法律、資金等多個方面的措施,來提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輸出地區、社會所需的各類型職業人才。以美國的職業教育為例,由政府設計一整套技術準備計劃,通過這一計劃從財政支持入手,就教育體制、課程設計等多個方面落實,以政府為主導綜合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等多個方面的力量,圍繞“技術準備計劃”協議框架,構建起具有綜合性、前瞻性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以培養各個社會生產領域所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這一模式下,政府在職業教育上的作用不再只是宏^上的引導,還包括更為深入的具體化參與。
?。ㄈ┰盒V鲗J郊靶?
傳統的職業教育各職業院校間基本獨立執行人才培養工作,但由于各院校師資力量、基礎條件、經費來源、合作渠道等多個方面的原因,造成各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參差不齊,就化工類職業院校的生均教學儀器設備而言,不少院校遠遠低于合格標準,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不達標比例達到半數左右,有近一半的職業院校存在經費嚴重不足問題[3]。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國職業教育經費整體不足,辦學條件相對較為落后,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校際差異、投入不均衡等現象。院校主導模式的集團化辦學,由具備較強實力的職業院校為核心,將相關類型、相關層次的院校整合起來,并與企業、行業建立廣泛的聯系,從而實現教育資源、實訓資源的共享和再分配,包括如院校聯盟、校企聯盟等多種類型。通過院校主導的集團化辦學模式,以優秀的職業院校為核心和引領,彌補其他院校在教育資源等方面的不足,實現校校、校企間的全面協作,以此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輸出更為優秀的人才,輸出更符合社會企業需要的人才。
nlc202204061949